數字印刷和傳統膠印印刷將協同彼此共同發展
近幾年,數碼印刷以強勢的態度席卷了印刷行業,讓先前穩坐霸主地位的傳統印刷無奈和其共享印刷市場。業內人士紛紛預測,不假時日,數碼印刷將成為印刷行業的主導。但是事實上是,依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中國包裝印刷機械網小編大膽預測,他們最后的發展態勢不是誰兼并誰而是合作共贏,即使要徹底的搶占彼此的市場也要在很多年之后。
印刷行業是中國傳統工業之一,一直建設于中國經濟。經過高速的發展,中國印刷行業在2012年進入轉型期,再加上國際局勢不穩,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外需不振,內需有待拉動,利潤大幅下滑等因素,中國印刷企業營商環境難以一時改善,傳統印刷行業進入市場慘淡期。盡管如此,印刷行業還是專注于研究新的印刷方式,于是數碼印刷應運而生,同時印刷企業們也將自己的命運與之緊緊的聯系起來,希望可以借由企業向數字印刷的轉型改善自己的經營狀況。
數字印刷作為一項在傳統膠印之后誕生的印刷技術,常常被人們冠以一個“新”字。盡管它到現在也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但與膠印、絲印、柔印等傳統印刷工藝相比,仍略顯稚嫩。不管是從印刷技術還是從盈利模式上來說,數字印刷還只是印刷行業的菜鳥。但是由于它具有的優點,以及印刷行業現在所處的特殊環境,業內人士將之界定為可以搶占傳統印刷市場的印刷方式。
有業內專家認為數碼印刷將作為膠印、網印和柔印的補充,并且與之競爭;膠印正在改進,提供更加經濟和競爭力的產品,但是它的市場將會繼續被數碼印刷蠶食;數碼印刷將會影響到印刷行業的方方面面,將會在藝術品、包裝、標簽印刷、紡織品、書、廣告等印刷品上得到廣泛應用。到2015年,膠印所創造的收入占印刷行業總收入的比率將會降到45%左右,數碼印刷則上升至30%,其他則會被輔助服務所占據。
由以上的解析我們不難看出,盡管數碼印刷發展的很快,但是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它真的可以只手遮天嗎?依照現在的發展形勢,恐怕有點困難。據日本商務機械和信息系統產業協會在今年1月31日公布的《世界辦公機械預測報告》顯示,2012年日本和世界數字印刷機的銷售量比2011年略有下降,預計2013年和2014年仍將繼續減少。根據預測報告統計數據,2011年,日本國內數字印刷機的銷售量為29170臺,2012年增為29670臺,但2013年和2014年將減到29300臺和29000臺。除日本廠商外,中國生產企業的數字印刷機的年銷售量在3000臺~4000臺。
日本以外各國的數字印刷機銷售量2011年為52950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將分別減到49300臺、48100臺和47500臺。世界合計銷售量將由2011年的82100臺,分別減到2012年的78910臺、2013年的77400臺和2014年的76500臺。世界數字印刷機銷售額2011年為191億日元,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將分別降為183億日元、177億日元和172億日元。
從以上的數據我們看到,全球數字印刷市場已經呈現出飽和的狀態,雖然這是礙于成本問題難以推廣的情況下得出的數據,但是從某種程度上這也反應出了數碼印刷市場的發展狀況。而且參照市場規律,一旦某一個行業出現了產品飽和的狀態,那么這個行業必將面臨著“巨變”,面臨著“大洗牌”。
傳統膠印雖然已經趨向于“夕陽”,但是數碼印刷絕不可能代替它。這主要是它們的功能特點形成了這樣的結果。數碼印刷具有簡單、快速、快捷、靈活為主,而傳統膠印以“穩住”為主,兩者發展的最終結果應該是互補而不是“吞噬”。這給部分印刷人造成了假象,認為數碼印刷就應該代替傳統膠印,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趨勢”。
兩者的結合發展反倒是印刷行業現今流行趨勢。很多印刷行業大佬都聲稱自己不會放棄傳統印刷市場而是在兼顧的同時進軍數字印刷市場。在去年的德魯巴展會上,以膠印專家著稱的高寶公司向全球印刷業展示、演繹了傳統膠印與數字噴墨技術的完美結合:KBARotaJET76數字噴墨印刷機。小森在德魯巴會展上推出數字印刷系統,海德堡則推出了自己數碼印刷機械。而曼羅蘭、櫻井、利優比等傳統膠印機制造企業也紛紛在德魯巴展會上展示了它們的數碼印刷產品。